“国有国法,家有家规”,从古到今,家风都是每个家庭最宝贵财富,在一代代祖辈的努力下,温良恭俭让的家风能得以弘扬和传承。
家不仅是孩子挡风避雨的港湾,家也是个体成长的首要空间,而父母则是我们成长的第一任老师。耳提面命诚然可贵,耳濡目染价值更高,父母的言传身教,不仅影响着孩子的言谈举止,也影响着孩子的态度、情感、情趣、思想和心灵。沁入灵魂的家风更能够直接影响孩子人生观、世界观、价值观的形成。家风的力量是无穷的。
小时候,我的母亲常常教导我尊老爱幼,这也是我们家庭传承已久的家风。听外婆说,母亲在未出嫁前,就是一个非常孝顺父母的孩子。在家风的熏陶下,母亲在十多岁的时候,就帮着外公外婆做家务,只要一有空就会给外公外婆做饭,在劳累一天后,外公外婆回家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。在嫁给父亲之后,母亲更是将这种家风带到了婆家,对待爷爷奶奶,母亲也是百般孝顺,是这一带闻名的孝顺媳妇。自我记事开始,母亲就常常教育我要孝顺长辈,将这种家风循序渐进地带给了我。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,不仅对待家里的老人要孝顺,在外,也要做一个彬彬有礼、尊敬他人的人。
后来,我渐渐长大,对母亲的记忆更加深刻。尽管母亲没有稳定工作,但却依然靠着她的勤劳和善良撑起了我们这个四口之家,那时,家庭并不富裕,母亲却从不抱怨生活,并时刻在向我和妹妹传递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。为了让在外的父亲安心工作,母亲总是报喜不报忧,尽管生活艰辛,母亲却从不会将负面消极的情绪带给我们,“你们好好读书,家里有我和爸爸!”这是儿时的我听母亲说过最多的一句话。我和妹妹上学后,为了维持生计,母亲到处做着散工,还记得有一次,在操作机器时母亲不慎将手压伤,回家后,瞒着我和妹妹,依然给我们洗衣做饭,当时错过了最佳调养时机,母亲的手现在已经落下了病根。母亲常说,善良要从自身做起,从记事以来,每一次看到乞讨者,母亲总会关切的给上几块钱的零钱,尽管家里并不富裕,但母亲总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帮助所需的人,即便力量微薄,但是滴水能够成海。对于母亲的教诲,我铭记于心,长大后,每每看到乞讨者,我也会拿出自己的零钱,我也深信自己的行为能够感染我的孩子们。
如今,我们已经长大,母亲也渐渐老去,为了让我们安心工作,母亲依然还是报喜不报忧,坚持不给我们添麻烦,默默将各类重任承担下来。每次我们给她打电话,挂电话前母亲都会说:“你有什么事就打电话,我随时都在”。为了我和妹妹,母亲奉献了自己的一生,用爱和善良缔造出独一无二的家风。
“积善之家, 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”,家风是家庭的风格、风气和风尚,也是一种无形力量,对于个体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,而母亲的爱和善良,让我们受益终身,我们也会身体力行,让这种家风代代相承。